時間: 2025-07-23 13:59:49 作者: 媒介星軟文平臺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近日,遵義醫科大學“醫路黔歌·侗心筑夢”實踐團赴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開展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本次實踐以“健康中國”和“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圍繞“青春宣講民族魂·實踐賦能侗寨興”主題,精心設計了六個實踐模塊:健康扶貧與入戶義診、非遺技藝體驗與傳承、民族團結進步理論宣講與普法宣傳、民族團結文藝匯演、?春直播助農、紅色研學活動。通過多維度、立體化的實踐內容,讓遵醫青年在服務社會中錘煉本領,在基層實踐中增長才干。
圖1 實踐團出征前合影 李昊陽 攝 | 圖2 實踐團在行程中交流和討論工作安排 王道勇 攝 |
醫暖侗鄉 健康筑夢
在健康扶貧與入戶義診中,實踐團深入黎平縣肇興侗寨及高屯鎮多個社區以入戶慰問、集中義診和開展急救課堂等形式對經濟困難家庭提供暖心健康服務。
入戶慰問溫暖人心,實踐團送醫上門為20余戶“五保”老人、貧困空巢老人、低保家庭兒童送去日常生活用品,送去全面細致的健康檢查服務,細致問診檢查、科學指導用藥,對行動不便者入戶服務,破解偏遠地區“看病遠、看病難”的問題。
圖3 入戶慰問 李昊陽 攝 | 圖4 合影留念 李昊陽 攝 |
圖5 與“五保”居民親切交流 龍茉雪 攝 | 圖6 送醫上門 陳柄宇 攝 |
圖7 為“五保”老人拔除雜草 李昊陽 攝 | 圖8 打掃屋子 陳柄宇 攝 |
圖9-10 親切關心,暖心問候 龍茉雪 攝 |
集中義診備受好評,為近百名村民提供血壓血糖檢測、口腔衛生檢查、基礎體格檢查等服務,還發放健康知識手冊、黨的創新理論、民族政策等宣傳冊,志愿者帶領村民一起學習,并為他們解答疑難問題,同時向村民們贈送團隊創意文創作品,凸顯人文關懷。
圖11 測量血糖 李昊陽 攝 | 圖12 測量血壓 龍茉雪 攝 |
圖13 檢查口腔 龍茉雪 攝 | 圖14 贈送團隊文創產品 李昊陽 攝 |
急救課堂群情踴躍,實踐團為20余位肇興侗寨兒童及青少年開設急救課堂,以通俗講解、情景模擬、實操指導等形式,普及溺水急救、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等知識,實踐團一對一、手把手指導實操練習確保動作規范準確,助力筑牢基層群眾生命健康防線。
圖15 合影留念 李昊陽 攝 | 圖16 學習海姆立克急救法 陳柄宇 攝 |
圖17 現場演示心肺復蘇操作步驟 龍茉雪 攝 | 圖18 現場一對一指導練習 陳柄宇 攝 |
染韻傳情 匠心共鑄
在非遺技藝體驗與傳承中,實踐團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文化足跡赴肇興侗寨,與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藍靛靛染工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陸勇妹交流學習非遺技藝。
蠟染體驗悟傳承,實踐團提前設計“民族團結”主題的底稿,在陸勇妹老師團隊的指導下體驗蠟染制作,先以畫筆勾勒線條,再執蠟刀蘸蠟置于圖案上,再將其放入靛藍染缸浸染上色,最后著色脫蠟再漂洗晾干。歷經整整8小時后終于完成了三幅原創蠟染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團隊協作、堅持不懈、攻堅克難的精神,不僅是非遺傳承的重要精神品質,更從這方寸蠟布之間,映照出各民族團結共進的美好圖景。
圖19 肇興侗寨調研 李昊陽 攝 | 圖20 團隊成員學習蠟染技藝 李昊陽 攝 |
圖21 團隊成員著色脫蠟 龍茉雪 攝 | 圖22 作品展示 龍茉雪 攝 |
圖23-25 實踐團成員設計并制作的“民族團結”主題蠟染作品
座談分享促團結,實踐團與陸勇妹老師進行座談,聆聽了她將“指尖技藝”轉化為“指尖經濟”的奮斗故事后,也更加激勵實踐隊員們想要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去服務社會、報效國家的信心與決心。
圖26-27 交流學習 李昊陽 攝 | |
圖28 作品展示 龍茉雪 攝 | 圖29 合影留念 龍茉雪 攝 |
霓裳共舞 錦繡中華
在肇興侗寨信團鼓樓前,實踐團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同步開展民族團結文藝匯演,通過系列活動增強文化認同感,讓更多的人切實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包容性與凝聚力。
實踐團展示侗族、苗族、彝族等民族服飾文化,先以融合傳統與現代元素的T臺走秀展現各民族服飾文化;接著表演“愛我中華”手勢舞、八段錦養生功法,用肢體語言傳遞各民族團結友善、相親相愛的情誼。晚會上還穿插了“民族團結故事匯”,用侗語、苗語、漢語互講或交替演繹民族團結紅色故事,搭建心靈共鳴通道,提升當地居民對“民族團結”的深刻認識,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圖30 民族服飾文化T臺秀 李昊陽 攝 | 圖31 “愛我中華”手勢舞 李昊陽 攝 |
圖32 八段錦表演 龍茉雪 攝 | 圖33 民族團結故事匯 龍茉雪 攝 |
圖34 中華民族一家親 攜手奮進新征程 龍茉雪 攝 | 圖35 信團鼓樓前的晚會 龍茉雪 攝 |
云播侗品 青春助農
在直播帶貨助力鄉村振興工作中,團隊聚焦鄉村振興與民族團結,通過直播推介當地油茶、腌魚、茯苓等特色農產品,7月13至14日在肇興侗寨信團鼓樓、侗品源非遺體驗館、高屯街道桂花臺開展了三場直播帶貨,廣泛宣傳非遺蠟染作品、當地特色白茶等,單次直播點贊量高達24.8萬,三場直播累計獲贊35.7萬,總曝光人數超1.1萬人次,讓當地特色農產品“潮”起來,也讓侗鄉村民“腰包鼓起來”。實踐團把青春擔當融進鄉村振興里,架起了民族地區特色產業與外界聯結的橋梁,讓團隊服務價值在助農共富、促進民族交流中充分彰顯。
圖36 直播帶貨 龍茉雪 攝 | 圖37 晚會現場直播同步宣傳 李昊陽 攝 |
籽結同心 法潤侗鄉
實踐團走進黎平縣肇興侗寨、高屯鎮高屯社區和八舟社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理論宣講與普法宣傳。針對20余位肇興侗寨兒童及青少年,實踐團以“石榴籽精神”為宣講主題,通過講述鼓樓議事、鄰里互助、校園結伴等場景展現民族團結;組織民族常識知識競答凝聚共識;開展同編同心結、共唱侗族大歌、齊跳《愛我中華》手勢舞等活動,深植“中華民族一家親,攜手奮進新征程”的共同心愿。此外,實踐團還以入戶宣講指導學習進行普法宣傳,宣傳內容涵蓋國家安全、網絡安全、交通安全、防范各類詐騙等法律知識。宣講覆蓋范圍較廣,覆蓋人數超百余人。
圖38 理論宣講 李昊陽 攝 | 圖39 《愛我中華》手勢舞 陳柄宇 攝 |
圖40 現場互動 龍茉雪 攝 | 圖41 齊學手勢舞 龍茉雪 攝 |
圖42-45 普法宣傳 李昊陽 攝 |
尋跡黎平 青春擔當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實踐團沿著紅軍長征足跡至黎平會議會址參觀研學,黎平會議是中國革命偉大轉折的開端,走進會議舊址:陳舊的煤油燈、狹小的會議室、莊嚴的革命家雕塑等映入眼簾,在講解員深情動容的介紹下深切感悟到“敢闖新路、敢于突破、敢于勝利”的“三敢”精神,指引紅軍突破困局,凝聚各族力量、照亮前行之路。吾輩青年更應傳承“三敢”精神,當以“敢闖新路”破局,跳出定式、探索新途;以“敢于突破”立身,直面阻礙、沖破束縛;以“敢于勝利”蓄力,堅定信念、勇奪成功!
圖46-47 參觀黎平會議會址 龍茉雪 攝 | |
圖48 講解員耐心講解 李昊陽 攝 | 圖49 合影留念 龍茉雪 攝 |
實踐足跡遍侗鄉,青春畫卷展擔當。從肇興侗寨鼓樓的非遺傳承到高屯鎮田壟間的健康服務,從八舟社區的普法宣傳到黎平會議的紅色研學,遵義醫科大學“醫路黔歌·侗心筑夢”實踐團用腳步丈量黔貴大地,以實干繪就了“醫暖侗鄉、非遺傳承、民族聯歡、直播助農、普法宣傳、紅色研學”的六維實踐圖景。在深入基層的生動實踐中,團隊成員深刻體悟到個人成長與社會發展、國家命運的血脈聯系,真切感受到奮斗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新時代青年必將以此次實踐為新的起點,繼續用醫者仁心守護鄉村健康,以文化自信促進民族團結,讓青春在鄉村振興與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綻放絢麗之花。
(通訊員 陳柄宇 胡紅梅 李昊陽)
掃一掃,添加好友!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站聯系的,請郵件聯系2290/781984@qq.com
全網媒體直線發稿、24小時自助發稿平臺、助您提升營銷效率!